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民商法专业研究生举行寒假期间第二次线上读书会


2021年2月19日晚,我院2018级、2019级和2020级部分民商法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共同召开了自上学期以来的第九次线上读书会,这也是寒假期间的第二次读书会。虽然仍在新年期间,但各位同学的读书热情不减,就近期阅读的书籍积极讨论,彼此交流。


2018级法律硕士李博苋同学近期阅读了一些保险法的专著和期刊论文,并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在工作中碰到的案例。在财产险领域,保险的一种标的或者风险叫做营业中断businessinterruption损失,即商店或者餐馆因为失火、漏水、洪水等原因而中断营业的营业损失,根据保单的规定,须由保险人赔付。通常情况下,保单会限制这种营业中断的损失必须是由于物质损失引起,如果不是物质损失引起,一般保险人不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新冠带来的第一个新问题是假如新冠病菌沾染到了餐馆的桌面上,算不算一种物质损失?保单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算做物质损失,那么保险人就需要赔付。如果不算,就需要被保险人自己承担营业中断的损失。这在美国保险市场引起了很大争议,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将这一分歧带到了法庭,大部分的法庭还是没有把这种情况下的损失算作物质损失,或者是直接引起营业中断的损失原因,认为新冠病菌是一种非物质损失,non-physical damage。


2019级法律硕士张晨同学近期阅读了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和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并对后者进行了分享。这是云边镇少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与遗憾、软弱与勇敢、遇见与错过的故事。少年刘十三自幼与开小卖部的外婆相依为命,从小没有见过妈妈,考上大学与女朋友惨遭分手,卖保险业绩也一直很差,生活艰难。但他最幸运的是遇到了程霜,看似只是儿时玩伴,但是却一直默默的陪伴他、照顾他,用她最后的生命照亮了刘十三的生活。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也是个治愈的故事。“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每一个平凡的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艰难的事情,我们可能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可是我们身边总是不缺乏一缕光。所以“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就像作者告诉我们的“为别人活着,也要为自己活着。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


2019级法律硕士訾政同学近期阅读了法国学者Michel Bonnin的《失落的一代》,这是一本研究我国1968年至1980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学术著作。本书不仅研究了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动机,也客观评价了这一运动的作用,但最令人动容的还是在一串串数据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独特经历与感受。政策的履行毫无疑问会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同时在这场1700余万知识青年投身的运动中,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也都被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从政府角度来说,一个政策结束后的总结与政策施行前的谋划同样重要,在各个领域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发现真理的必由之路。同时再宏大的规划最终都要落实到基层的末端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更应注重形式上的落实还是实质上的落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公权力的行使中,要突出政策的价值导向性和指引性,强化公民权益的实现和保障,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共赢。


2019级法律硕士卓志旭同学近期阅读了吴思的《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此次主要分享了前一本书。本书探讨了不同朝代、不同阶级的人民的生存方式,通过研究民间的老百姓、基层官员、恶霸土匪、地痞流氓的生存博弈,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影响中国历史的终极法则。书本身的内容足够刺激有趣,阅读的过程中会让人气血不稳头皮发麻,虽然书中的很多观点让人一时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并本能地想要反驳。但是静下心来思考后,却又找不到反驳作者的理由。关于历史,太多的书是从王侯将相、大臣将军的角度出发,太过于高屋建瓴,内容大气又好看,但是对普通人并不实用。这些发生在历史上普通人的生存博弈更加适合我们观察学习,这样的智慧,比起高屋建瓴更有价值,且其乐无穷。


2019级法学硕士成珊同学近期阅读了张维迎的《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和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并就前一本书进行了分享。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企业与人之间分配企业的声誉索取权和承担风险的人应当拥有控制权;本书讲的是公司如何治理以产出最优,实际是代理人问题以及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组合同安排;首要的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公司股权结构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第二是法律的诚实信用,其次是市场竞争和信誉制度以及经理人的薪酬制度。关于剩余控制权的平衡,主要运用公司法来界定。当公司法把企业所有权界定给股东时,意味着股东获得了剩余控制权。通过这个产权规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以此公司高管才能更加实现忠实谨慎义务与信义义务,其行为得到更有效的约束。


2019级法学硕士杨恬同学近期阅读了伊塔洛·卡尔维洛的《马可瓦尔多》和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拥抱之书》,此次主要分享了《拥抱之书》。本书总共191篇,属于短篇散文集。每一篇章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叙说着作者在流亡时期发生在其身边的社会现实。仿佛带领我们走遍了拉美每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街道,看到在那里发生着的种种事件。最终在这些事件中揭露了被拉美政府掩埋的历史真相。因此,作者加莱亚诺也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他以针砭时弊、惩恶扬善的文字风格为底层人民发声,正如本书之序所言:“为一直排在历史队尾的人写作。”虽说每一篇章篇幅简短,但作者的文字却十分有力量,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总是能一针见血,即使我不了解拉美的历史,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者在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正如作者所言:“我正在写的这本书,不管是正着看还是反着看,不管是迎光还是逆光,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一眼就能从中看出我的爱憎喜恶。”因此他认为写作是他击打和拥抱的方式。击打书中令人憎恶的军事独裁者,拥抱书中令人怜惜的苦命人。


2020级法学硕士许春玲近期阅读了2020级法学硕士许春玲分享了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30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飘》,这是一个南北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作者描述的故事女主人公斯嘉丽她是一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形象,她有虚荣和自私的一面,比如她希望所有男人都围着她转。但是她也非常真实率性和真实勇敢,在那个对女性的要求是文静淑女,听从男人命令的时代,她却没有压抑自己的天性,她喜欢到处跑,会跟男生一起爬树。她确定自己喜欢阿希礼后能勇敢的表白。最后经历风雨飘摇,面对家园被毁,家人离散的环境下也坚强的站起来,失望但不绝望。斯佳丽性格上冷酷自私、虚荣任性的一面也并没有妨碍我们对整体的她的欣赏。斯佳丽的魅力在于她个性的复杂和真切,在于她身上那股永不放弃的精神。


2020级法律硕士王思琪同学近期阅读了陈夏红老师的《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和陈瑞华老师的《论法学研究方法》,此次主要分享了后一本书。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先提出现阶段中国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再提出法学研究借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去解决问题。首先,在提出问题部分,陈瑞华老师针对现在法学界普遍的存在“政治口授,法学执笔”的对策法学方法,提出了两点批评意见:认为其具有研究目的的局限性和不切实性,很多时候未必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基于此,陈老师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引入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经验事实中提出理论,对问题做理论上的解释。总之,基于这本书最大的受益点就是如何去做好一个学术问题,以及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要如何做、如何解决,对自身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和方法,感触颇深。但也还是具体实践,才能不辜负书中所写。


人在浮躁之时,阅读可谓是最能抚平躁动的方式,满页的书香仿佛能让我们置身其中,忘却一切身外之事。



(审核:  孙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