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访教育部社科访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繁荣计划”

以2020年基本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11月1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重要批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高校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同时,教育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等配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日前,就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下简称“繁荣计划”)等相关问题,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以下简称“社科司”)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 “繁荣计划”成果显著 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3年,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繁荣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年来“繁荣计划”的实施情况。
 

  社科司:2003年至今,通过“繁荣计划”的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保持和巩固了健康向上、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进理论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传承创新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所取得的成绩,归纳起来就是六个“不断”和一个“明显”,即育人水平不断提高、学科体系不断健全、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如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研究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繁荣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高校在社科科研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推出了哪些高水平的重大学术成果?
 

  社科司: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近年来,高校陆续推出了一批代表各学科最高水平的论著,整理了一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许多国外学术精品。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2.9万部,比“十五”时期增长近30%;发表论文约151万篇,增长近50%,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和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共有1074项优秀成果获奖。《中华文明史》、《中国道教思想史》、《全唐诗补编》等获奖著作以及一大批优秀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进步,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1999年,教育部启动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请您介绍一下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并谈谈它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作出了哪些贡献?
 

  社科司: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于1999年启动,目前共批准设立了151个基地,分布在全国66所高校,几乎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重要领域。经过十多年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以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为目标,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和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创新平台,为全面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基地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了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在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全国各省份参照重点研究基地模式,建立了500多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此外,许多高校也建立了校级重点研究基地。一个由“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构成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已经形成。
 

  2“繁荣计划”新十年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是具体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各项思路和举措的行动计划,同时也是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抓手。请问在新一轮“繁荣计划”的起草、制订过程中,都坚持了哪些原则?
 

  社科司:新一轮“繁荣计划”在起草、制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立足当前实际,谋划未来发展。以解决制约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切实措施。同时,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完善顶层设计,作出前瞻部署。二是立足高校特点,凸显特色优势。针对高校特点,通过重点规划,推进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推进跨学科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三是立足提高质量,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重点建设,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切实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立足继承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统筹协调原则,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2011—202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其主要任务。
 

  社科司:两办《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即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新一轮“繁荣计划”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着力构建八个体系:一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二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三是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四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五是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研究条件支撑体系;六是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七是构建现代科研管理体系;八是构建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同时,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提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具体谈谈新一轮“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有哪些?
 

  社科司:一是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重点教材的编写任务,同时,抓住重点教材陆续出版的契机,建立中央、地方和高校分级培训体系,深入开展对教材所涉课程教师的培训,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制定实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制定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实施课程建设标准,健全质量测评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二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新建一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推进模拟仿真等实验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加强部部共建、部省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系。
 

  三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启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同时,在各类项目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对高水平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鼓励高校教师发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基础研究,推出对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四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扶持一批立足实践、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项目。着眼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聚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高校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等合作建设咨询型智库。长期稳定支持一批高校系列发展报告和政策建议,以扎实有力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
 

  五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普及。支持高校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活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普及项目”,组织动员名家大家撰写高质量社科普及读物,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理论。
 

  六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实施“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计划”,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与精品著作。支持高校探索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地区合作建立一批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重点建设一批高校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重点建设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有计划地开展全球问题、国际区域和国别问题的长期跟踪研究。
 

  七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加强与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衔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扩大外文图书期刊入藏数量,提高服务水平,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八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和表彰。继续组织开展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和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3建立科研评价新标准 推动科研管理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评价标准单一等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难点。请问教育部在这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社科司: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开展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对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优化研究资源配置,形成优良学风,至关重要。这次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原则要求。
 

  一要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把握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创新和质量导向贯穿于科研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从根本上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把教师从简单数量导向的评价中解放出来,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潜心研究。要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不唯刊物、出版社马首是瞻,更不能让形形色色的排行榜迷了眼。要正确对待《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各种引文索引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绝对化。
 

  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类评价标准。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学术性成果,要以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取向,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以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为最高标准;对策研究成果、文化产品成果,要以解决重大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取向,以用户和市场评价为主,以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为最高标准;普及类成果,要以提升国民素质、引领社会发展为取向,以大众评价为主,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最高标准。
 

  三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要树立全局观念,确立综合改革的思路,统筹协调好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切实将质量导向、分类评价的要求和标准体现到学科评审、教学评估、人才评价、机构评定、项目评审、成果评奖等各个方面,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要探索建立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与长远评价相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